在春城南面的青山与碧水之间,镶嵌着一颗灿烂的明珠,那就是在中国军事光学工业发展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国营二九八厂。

国营第二九八厂(云南光学仪器厂)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大型骨干企业,是中国光学工业的故乡和摇篮,自1936年创建以来已有八十年的光辉历史。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云光人艰苦奋斗的历程,谱写中国光学工业和云光发展壮大的绚丽篇章。


二九八厂在名族抗战烽火中辗转南国,历尽艰辛,经南京、重庆、昆明,终在滇池之滨安下身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云光开创者罗致和团结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中国第一个光学仪器厂,生产——批又一批军用光学仪器装备部队,为抗日战争作出重要贡献,开创中国光学事业的先河。

第一个光学玻璃熔炼车间

昆明柳坝厂房

新中国成立后,老一代云光人,励精图治,建成中国第一条光学玻璃熔炼生产线和第一条红外变像管生产线,生产军队所需的各种光学仪器。六十年代初,云光人自力更生,开发“东风”产品及红外夜视仪器等产品,结束仿制的历史,打开自行设计的局面,将云光建成从光学玻璃熔炼到生产各军兵种所需的各类光学仪器、品种多、门类全的综合型光学仪器厂。云光不仅为“两弹——星”成功试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并且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光学人才,云光无私向全国近20个省市的39个厂、所、院校输送专业人才3800余人,提供37种产品底图、2500多册技术资料、1500余册产品蓝图、2340余台(套)专业设备和仪器,为兄弟厂的建设和中国光学工业的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又一代云光人,贯彻改革开放和保军转民方针,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调整产品结构,建成中国第一条微光像增强器生产线,实现由传统几何光学产品向电子光学产品转移,形成核心技术,将云光建成中国微光夜视仪器科研生产基地。民品形成以望远镜为代表的规模经营,产品覆盖全国,远销亚、非、欧、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被评为省和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创汇先进企业,获得外贸出口自主权,被国家确定为大型一档企业。

 

跨人二十一世纪,当代云光人,在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和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组织实施“产品结构大调整、制造技术大提升”的战略,进行军民品分立和军品生产能力调整,重点发展微光夜视和红外热像技术,提高保军能力。民品提升制造技术,以资产为纽带组建控参股公司,放开自主经营。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完成公司制改革,努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构筑母子公司体制框架,为云光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忆往昔成就辉煌,展未来云光腾飞。云光人将迎着科技进步,乘风破浪,奋勇前进,以可持续发展屹立于光学工业之林。


地理位置  二九八厂座落在昆明市西山区海口,位于风景秀丽的滇池出口处北侧,螳螂川源头。厂区域逞东西走向,东西长约1.8公里,南北最宽1.2公里,占地面积95万多平方米。以主厂区所在的宽地坝为中心,北沿红山南麓向东延伸,南顺耳山北坡层层南上,西循耳山脚延续,东临滇池,踞三江口北岸,坡度平缓。昆明海口地处北温带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因受印度洋暖流、季风的影响,以及滇池的调节,常年气候温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适宜光学仪器的生产与制造。

地质  以第四纪洪积物、坡积物为主,褐红、褐黄色粘土,土壤厚度12米至16米。


海拔  工厂地形最高点红山水池海拔1971.9米,最低点湖滨砂码头海拔1891.6米。


风景名胜  二九八厂所在地的风景名胜,以滇池湖滨为依托、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烟波浩淼,湖光山色,群峰迭翠。有背山临湖、风景秀丽的白鱼口空谷园、省工人疗养院、交通疗养院,有高海大桥,有石峰高耸、气势不凡的山冲石城,有海口林场,还有不少古树古刹古建筑。